首页 资讯 正文
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辽宁桓仁:革命老区绘就多彩乡村振兴画卷

体育正文 283 0
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辽宁桓仁:革命老区绘就多彩乡村振兴画卷
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辽宁桓仁:革命老区绘就多彩乡村振兴画卷

新华社沈阳(shěnyáng)7月(yuè)4日电 题:辽宁桓仁:革命老区绘就多彩乡村振兴画卷

新华社记者孙仁斌、古一平、武江民(wǔjiāngmín)

盛夏时节,驾车驶入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,窗外峰峦连绵起伏(liánmiánqǐfú)、满目葱茏(cōnglóng)。90多年前,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这里发出阵阵(zhènzhèn)呐喊:“团结起来”“哪能甘心作亡国的奴隶”“万众一心”“冒弹雨直(zhí)进”。

“九一八事变后,爱国将领唐聚五在桓仁誓师(shìshī),联合(liánhé)东边道14县军民组建辽宁民众自卫军,后发展为东北(dōngběi)抗日义勇军的一支劲旅。”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副馆长邢燕来说。

如今,当人们缓缓(huǎnhuǎn)走进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,依然能感受到当年抗战的(de)艰辛。一个展柜中,日军厚实精良的军装(jūnzhuāng)与义勇军那件(jiàn)褴褛的皮袄形成鲜明对比。这些残破的衣物、简陋的武器装备,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。

群山为证,薪火长明。近年来,桓仁积极挖掘山林中的红色资源,中共南满(nánmǎn)省委机关旧址、老秃顶子抗联一军根据地遗址等(děng)重要抗战遗址被(bèi)系统挖掘、保护,逐步对外开放。

游客在枫林谷景区游玩。新华社记者(jìzhě)杨青 摄

位于桓仁南部的(de)枫林谷(gǔ)景区现存多处抗联遗址。2012年,桓仁开发建设枫林谷,挖掘红色资源,发展森林旅游。目前,枫林谷景区已开发景点50余个,公园日承载量(chéngzàiliàng)达3.5万人。

距离枫林谷数公里外的(de)向阳乡(xiāng)和平村,农家院经营者王广超正忙着招呼游客。“好日子是拼出来的,现在一到旅游旺季,游客来住宿、吃饭都得提前预订,一年收入能有(yǒu)30多万元。”王广超说。

在(zài)二棚甸子(diànzǐ)镇摇钱树自然屯,一半以上的村民种植林下山参。这座坐落在山坳(shānào)里的村庄,白墙灰瓦的民房整齐排列(páiliè),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停着小汽车。“村干部领着我们干,日子有奔头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”村民任勃宇说,村里成立了林下参专业合作社,为村民提供信息咨询、技术(jìshù)指导等服务,同时还(hái)引进了龙头企业,进行林下参深加工,延伸产业链条。

夏季走进桓仁深山,绿丛中时不时跃动(yuèdòng)着淡淡的(dàndànde)黄色,这是林下山参开出的花。2002年起,桓仁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林下山参种植业发展。经过多年发展,桓仁林下山参保护地面积已达65万亩,相关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(shìchǎngfèné)不断(bùduàn)增长。

山脚下,山参产业示范园区内产线(nèichǎnxiàn)轰鸣,工人正在忙着挑拣分类。这些山参将经过精细加工,被制作成山参粉(fěn)、山参晶、山参膏、山参冻干粉等产品(chǎnpǐn)。

目前,桓仁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.94%。绿意盎然的山林间,山参、辽五味子等(děng)中药材种植规模超万亩。此外,每逢秋天(qiūtiān),葡萄缀满枝头,让桓仁成为中国冰酒(bīngjiǔ)主产区之一。

这片(zhèpiàn)历经抗日烽火淬炼的土地,正以生态为笔,绘就(jiù)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辽宁桓仁:革命老区绘就多彩乡村振兴画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